(《潮新闻》2023年7月21日)
作者:李振杰
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经贸产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7月16日至19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三国,这是其任内对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首次访问。分析人士认为,岸田此访证明其正在继承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外交遗产——维系日本能源进口安全,为日本经济社会正常发展提供绝对支撑与保障是其首要目标,而适时扩展和彰显日本在中东地区的独特外交影响力则是其深层目的。
然而,当下的“新中东”已与安倍时代有所不同,在海湾国家战略自主性不断增强以及中东和解大势的双重作用下,该地区国家在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外部国家开展合作时将会秉持更加务实的态度。在此背景下,岸田此访虽不难得到能源保障承诺和经济合作机会,但却很难满足中东国家的政治期待。
日本在对外能源合作中处于“逆差”地位
长期以来,日本中东政策的核心都是确保石油供应稳定,由于日本国内资源匮乏,这种单向依赖事实上导致其在同中东产油国的双边关系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能源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油气市场逐渐从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美西方对俄罗斯能源产业实施制裁,实则间接提升了中东产油国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沙特和阿联酋提供了日本80%以上的石油需求,卡塔尔则是日本最主要的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国之一。岸田此访显示出日本政府对能源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侧面反映出其目前面临的能源政策困局。
首先,能源安全警报长鸣不息,日本亟需得到供应者的保障承诺以缓解“不安全感”。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政府面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善后处理、核电再定义和电力体制改革三重难题。时至今日,前两个难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电力市场全面自由化尽管在执行前期发挥了一定效力,但在国际能源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下,这种供应体制的不稳定性也开始凸显。近期来看,日本为了保住“中东地区以外的重要油气来源”,顶着美国的压力保留了在俄罗斯“萨哈林”1号、2号项目的股份。然而,俄罗斯上月以人民币而非美元的方式向日本支付了项目分红——作为美国的盟友,日本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可能被视为对美国的背叛,这无形中加剧了日本对这一能源通道稳定性的担忧,且进一步衬托出中东产油国在日本能源供应链中的重要性。
其次,全球LNG供应市场爆发“采购战”,日本须抢抓时间窗口弥补过去的决策失误。据彭博社报道,2014年以来,日本LNG进口商一直未与卡塔尔签署新的合同,此前日方与卡塔尔签订的天然气长期合作订单在去年11月到期后也不再续约。当前全球新增LNG供应极其有限,LNG出口终端现有的供应能力也大多被长期供气协议锁定,尽管以卡塔尔为代表的天然气生产大国已开始着手扩充产能,但短期内天然气供应市场仍将维持紧平衡局面。观察家预计,未来两年内,未与天然气生产国签署长期供气协议的国家或依然需要通过竞争甚至支付高昂溢价从现货市场获得LNG补充。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卡塔尔对东京的LNG交付量已减少了60%,日本面临着潜在的LNG供应中断问题,日方与卡塔尔商讨LNG供应事宜并签署新的长期供气协议显得尤为紧迫。
第三,能源瓶颈掣肘经济发展,日本须着眼长远布局。从政治角度来看,日本需降低国际环境变化对能源供给所造成的影响,以确保本国能源供给稳定充足。从经济角度来看,日本经济尽管自今年来出现了一系列积极迹象,但复苏之路仍然漫长,日本未来还需最大程度地控制能源进口成本,同时保证在能源投资领域的利益最大化。在这一要求下,通过外交努力避免为能源进口支付过高溢价,既符合当前日本政府的实际需要,也契合日本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强化经济与科技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除了力争稳保能源供应,强化经济与科技合作也是岸田此次访问的重要议题。据悉,岸田首相在沙特与穆罕默德•本•萨勒曼重点讨论了脱碳技术合作,并声明支持沙特推进去碳化进程;在阿联酋,与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达成一致,推动日阿两国在绿色能源项目、经济脱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在卡塔尔,则与埃米尔塔米姆一致同意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进一步提升双边合作关系,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还在其见证下与卡塔尔投资促进署签署了旨在发展两国间投资和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与岸田同行的数十家日本商社和新兴企业高层还与本地企业召开商业论坛,“推销”产品与技术,拓展业务范围,接洽项目涵盖太空探索、半导体、医疗保健、教育、文化、旅游、娱乐等多个产业领域。
总体来看,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三国政府和企业对日方进一步推动经济与科技合作的愿望给予了较为积极的反馈,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均拥有较为完善的绿色发展战略规划与执行体系,并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视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除此之外,这些国家还致力于发展非石油经济,力促经济多元化转型。日本访问团带来的以减碳技术和多种非石油产业为主题的合作模式符合其顶层设计的路径规划,因此不难受到接纳与欢迎。
第二,日方先进技术有助于解决三国产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基础性难题。沙特、阿联酋、卡塔尔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其科技创新基础薄弱,工业核心仪器设备、关键零部件、科研基础软件、数据库等存在显著短板。然而,以上国家当前重点发展的绿色能源产业却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本土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速度难以赶上能源经济转型步伐。日本在多项科技领域,特别是新能源发电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因此,借助日方技术援助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相关产业的发展短板。
第三,扩大合作基本面有利于增强海湾三国的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高企,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的财政前景得以大幅改善,其政府高层拥有充足信心推动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并致力于将自己的国家打造成海湾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经贸、投资和科技发展高地。以此为背景,以上国家几乎对与所有具有较强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国家开展合作持开放与欢迎态度——与作为亚洲最重要经济体之一的日本加强经济和科技合作完全符合其国家利益和未来发展需要。
“商业伙伴”难以升级为“政治玩家”
日本作为美国的东亚盟国,在关于中东的外交安全战略上也始终选择追随美国。岸田此访期间,在能源与经济议题之外还提出“根据七国集团广岛峰会成果推动维护和加强以法治为基础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说明其有意推销日本的国际秩序观,以进一步在中东地区投射日本影响力。然而,与能源和经济领域不同,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日本在中东政治层面的布局和擘画很难实现。
首先,中东国家欢迎务实主义的经济合作,但已厌倦狭隘追求自身利益的单边主义行为。随着中东和解进程加速,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的战略自主意识不断加强:政策制定者们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并极力避免国家陷入具有排他性的恶性竞争漩涡,同时在俄乌冲突中保持政治中立。这既符合以上三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中东地区所有经济体的共同利益,更是其避免再次成为域外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牺牲品的战略选择。这也意味着这些国家不会再对美西方惟命是从,也再难以认可美西方极力输出意识形态和争夺势力范围的狭隘外交思维,当然更加难以在政治方向选择上与日本保持一致。
其次,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资金实力雄厚的中东产油国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上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几乎在岸田出访的同一时期,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印度总理莫迪也开启了对中东的访问以寻求合作机会。在此之前,韩国、美国及欧洲国家的政府首脑和高级官员也与中东产油国互动频繁。自去年12月中阿三环峰会顺利举办以来,中国与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也一直在加速。在此背景下,中东产油国对外经贸投资合作项目的数量、规模、种类和范围已开始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换句话说,作为这一区域经济基本面最好的国家,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日本的政治和经济体量均不足以撼动其未来发展方略。反之,以上国家对于日本在复杂的中东局势中能起到的政治作用也并不抱过多期望。
第三,中东产油国发展前景总体乐观,日本再用“有色眼镜”对其看待已与实际事实脱节。近年来,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以巨额石油收入为主要构成的主权财富基金迅速发展,并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据彭博社报道,仅在2022一年间,这些主权财富基金的对外投资规模便达到了890亿美元,且其中约60%的资金都流入了欧洲和北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经济繁荣、高速发展的新中东有资格和实力追求更加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外交关系。因此,对日本来说,恪守互利共赢的合作观,营造包容普惠的发展前景,真正做到为中东主持公道正义,才是其进一步深化与这一区域国家关系的正确方法。
原文链接:
https://tianmunews.com/news.html?id=252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