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穆尔·哈姆扎维、卡利姆·斯佳达布尔等(卡内基中东中心)
(卡内基中东中心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黎巴嫩贝鲁特。中心汇聚了中东问题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对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广泛研究。)
译者:单遥
浙外环地中海研究院阿拉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俄罗斯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仍没有结束的迹象,尽管这是俄乌两国之间的区域战争,但其影响却波及全球,其中被视作地缘政治敏感区的中东在此次冲突中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各国政府做出了怎样的反应?近日,卡内基中东中心的研究团队在其官网发表了题为“俄乌战争对中东意味着什么?”的文章,分析了俄乌冲突给中东国家带来了哪些影响。现将该文编译如下,译文仅供参考,文章观点不代表本中心立场。
埃及
俄乌战争为埃及政府带来了两大挑战。
第一,埃及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国内25%的小麦需求依赖俄乌两国。由于乌克兰小麦生产停滞,出口销售链中断,俄罗斯经贸活动受到多国严厉制裁,埃及小麦价格水涨船高。对此,埃及政府必须动用更多财政资源,以保障小麦供应和国家粮食安全。除战争影响外,埃及国内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基础商品价格上升,是导致小麦价格飙升的内部因素。由于福利改革,埃及大饼价格也有所上涨。
近期,埃及政府宣布了一项保障粮食安全的中期战略,即到2024年末国内小麦种植面积将扩大200万费丹(一费丹约合0.420公顷)。但这项政策恐难化解民众当下的生存危机。
第二,埃俄政府近年来关系稳固,双方合作涉及武器、核电站及其他经贸领域。两国在对叙利亚和利比亚政策方面也存在战略共识。埃及一直非公开支持俄罗斯对叙利亚的军事干预,认可阿萨德总统的统治地位。两国政府也一同支持利比亚哈夫塔尔将军及其盟友,并为其提供军事和资金援助。
然而,不断发展的埃俄关系及双方对中东地区冲突政策的趋同并没有削弱埃及和欧美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埃及政府试图就俄乌战争保持中立立场,一方面,发表声明,强调俄罗斯亟需保障乌克兰国民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批评欧美对俄罗斯施加制裁的做法,认为这违反了国际法。但如果俄罗斯与西方对抗继续升级,埃及将不得不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
伊朗
俄乌战争为恢复2015年签订的伊核协议带来了转机。 由于美伊无法直接对话,过去一年中,俄罗斯一直是美伊之间的主要调解方,并促使伊核谈判走向终局。
但面对全球施压,俄罗斯将重新考量其中介角色,暗示其将为本国利益打击伊核协议。
当下,俄罗斯已取代伊朗成为世界上受国际制裁最严重的国家,如果西方国家终止对伊朗的石油出口禁令,则将缓解禁运俄罗斯石油对全球金融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是俄罗斯不愿意看到的。
俄罗斯总统普京十分清楚,当下,美国总统拜登比他更希望恢复伊核协议。美伊对立使伊朗摒弃前嫌,依赖俄罗斯的技术。对此,一位俄罗斯伊朗研究专家曾在采访中表示:对于俄罗斯来说,一个亲西方的伊朗比拥有核武器的伊朗更糟糕,这将导致俄罗斯崩溃。 伊朗原本对北部邻国俄罗斯缺乏信任。19世纪,俄罗斯帝国强行占领了包括伊朗领土在内的高加索部分地区。1946年,苏联军队试图吞并伊朗西北部领土,但因美军干预而未能成功。今日,伊朗与俄罗斯结为战略伙伴,而与美国交恶,实在是一个奇怪的历史悖论。
目前来看,俄乌战争并未导致重大地缘政治调整,而是加强了现有的国际联盟。在俄伊领导人不变的情况下,两国受到的孤立及对西方的怨恨或将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
以色列
以色列总理贝内特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初便前往莫斯科与普京进行了紧急会晤。以色列迟迟没有与谴责俄罗斯的国家合流,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与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对峙,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障在俄15万犹太人的安全和福祉。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以色列一直举棋不定。它多次拒绝乌克兰的武器订单,拒绝投票支持联合国安理会谴责入侵的决议。 为了应对美国的不断施压,以色列在四月初以更强硬的姿态谴责俄罗斯,同意限制俄罗斯寡头往返以色列。
可以明确的是,以色列的中立态度是贝内特为争取扮演“调停者”角色留的一手。贝内特已经与泽连斯基和普京多次会面,若达成共识,以色列便极有可能出面游说北约国家作出让步。
随着时间流逝,以色列将难以保持精准的平衡,而将被迫做出选择,在历史重压下向欧洲妥协。
利比亚
乌克兰危机给利比亚带来了广泛的地缘战略、政治和人道主义影响。与此同时,利比亚国内仍处于革命后的重建时期。
2019至2020年利比亚内战期间,俄罗斯瓦格纳集团下属的民兵组织及正规军为哈夫塔尔领导的东部力量提供支援。战争结束后,俄罗斯上千架战斗机、军用战机及其他军事装备仍驻扎在利比亚油田和空军基地。
发动乌克兰战争后,俄军并未撤出利比亚,仍与盘踞西部的土耳其军队及叙利亚雇佣兵对峙,使俄罗斯保留了在北约南部地区的战略影响力和对石油生产的控制力,但同时也间接导致了利比亚南部萨利赫地区的动荡。随着俄乌战争损耗的不断增加,大部分观点认为俄罗斯或被迫将军队及军事装备转移到乌克兰战场。
俄土在利比亚达成的共识使利比亚各方冲突暂趋平缓。鉴于双方都倾向于利用外交手段实现各自在利比亚的经济和政治目标,该平衡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但无论是俄罗斯决定升级冲突,还是北约恢复势头迫使土耳其采取强硬姿态,抑或是利比亚内部角力双方为抢夺交易筹码而诉诸武力,都将打破这一平衡。
除此之外,俄乌战争将加剧利比亚民众的经济危机。利比亚约75%的小麦从俄乌两国进口,如今只能寻求巴西、阿根廷等国更高价的货源,从而加重民生压力。 在能源层面,世界对利比亚的原油需求增长。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利比亚各派利用石油作为武器,使其难以从中获益。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人民对俄乌战争反应不一。
毫无疑问,巴勒斯坦人,尤其是加沙地带人民,看到俄军摧毁民宅、破坏水电及通讯设施时,最能与乌克兰人感同身受。一些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70年,他们带着家人孩子,不知何时才能重返故土。
与巴勒斯坦的境遇不同,乌克兰得到了许多国家迅速且明确的支持。国际社会肯定乌克兰人民各种形式的抵抗,支持其采取反制措施。反观巴勒斯坦,美国坚决反对民间社会呼吁恢复巴勒斯坦权利的运动,以及联合国和国际刑事法院就结束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领土提出的外交和法律措施。
美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的发言说明其政策缺乏连贯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呼吁理事会放过以色列,追责俄罗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美国就对其炼油厂实施出口限制,对俄航关闭领空,计划没收俄罗斯寡头的财产,支持国际刑事法院对俄罗斯官员进行制裁。一些美国国会议员甚至还倡议撤销俄罗斯留美学生签证。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继续进口以色列非法定居点上生产的商品,由于这些商品许多无需缴纳关税,因此这一动作实为“走私”。美国还为支持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的非政府组织提供税收减免政策,而向部分巴勒斯坦人施压,迫使他们放弃向国际刑事法院以“战争罪”起诉以色列。
相比于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其对以色列的政治袒护和特殊待遇是显而易见的。
沙特
沙特并不想失去它的两个伙伴,俄罗斯和美国。俄乌战争以来,沙特深知偏向任意一方都将使其付出代价,因此很少向美国政府释放信号。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沙特便决定在全球扩大朋友圈,其中就包括欧洲和俄罗斯。
2007年,普京首次对沙特进行正式访问。十年后,萨勒曼国王正式回访,成为了沙特历史上第一位访问俄罗斯的国王。此后,穆罕默德王储也多次进行访问和会晤。2019年,普京第二次访问沙特,俄沙关系稳步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访问正值记者卡舒吉谋杀案,即沙特与西方关系紧张之时。2021年,俄沙还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
相比于世人皆知的美沙关系,俄沙关系则低调许多,不温不火。2017年沙特向俄罗斯订购的防御系统至今尚未落地便是证据之一。沙特与美国有着独特的利益契合,两国经济、政治、军事关系紧密,但沙特政治价值体系实际上与俄罗斯更为接近。近两年美国对沙政策的调整,将俄乌战争定性为“民主力量与威权力量斗争”,也使得沙特与俄罗斯更趋于同一阵营。
俄沙两大强权的政治思维方式类似,国家利益契合,外交立场多为不同,但在也门问题等重要议题上保持一致。
尽管当下沙特与美国之间存在嫌隙,但这并不意味着沙特将完全依赖俄罗斯。因为俄罗斯并没有准备好牺牲自己与沙特死敌——伊朗的关系,如果有必要,它将在石油市场向沙特施压。在二选一的选择题面前,沙特还是会选择美国,当然它也正在努力让美国知道自己的偏向绝不是理所当然的。
叙利亚
俄乌战争对叙利亚在地缘战略和安全方面的影响都非常有限。俄罗斯当下在叙利亚的存在不仅是出于维护战略利益的目的,更是一种生存必要。
俄罗斯近年来为推动联合国主持启动叙利亚政治进程,说服阿萨德政府与反对派进行会谈,扮演了调解者和谈判者的角色。同时,俄罗斯官员还敦促在土-叙边境安全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建立新框架。但目前政治和安全这两条轨道都停滞不前,叙利亚冲突陷入僵局。
2015年俄罗斯在叙利亚境内地中海沿岸建立的赫梅米姆空军基地也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该基地紧邻东地中海天然气勘探项目,使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到达中东的心脏地带,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埃及、以色列和土耳其等周边国家紧密联系。
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俄政府通过维护阿萨德政权及地区联盟进一步对叙利亚及周边地区实施干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俄罗斯将为此付出代价。中东地区正处于政治体系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由此形成不稳定的安全环境,这将给俄政府带来额外的压力,迫使其增加在中东的投入。
突尼斯
突尼斯主要在经济和外交方面受到俄乌战争的影响。突尼斯80%左右的小麦需求来自乌克兰。由于战争,突尼斯国内小麦价格已达到14年来的最高水平,居民购买大饼和其他日用品变得十分困难。全球油价上涨也为突尼斯经济带来挑战。
突尼斯正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谈判,旨在达成协议以帮助解决其经济问题。2021年7月,总统赛义德上台后,突尼斯与西方援助国关系趋于紧张,也使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更加困难。
与其他许多阿拉伯国家一样,突尼斯也试图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维持贸易往来,同时避免与欧美发生冲突以接受资金和外交支持。
外交方面,突尼斯始终不愿公开谴责俄罗斯的入侵行为。面对强大而团结的西方反对派,萨义德政府应仔细考虑是否能承受为争取俄罗斯而付出的代价。
土耳其
不断持续的俄乌战争体现出俄方的战略目标,即控制黑海海岸线。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后,俄罗斯便在黑海部署了A2/AD(反介入及区域拒止)体系和导弹系统,海军和空军力量极大增强。
土耳其作为地区北约盟友,对此充满戒备。2016年,埃尔多安总统称黑海已变成“俄罗斯湖”,北约对此干预不足。此后,由于土俄关系不断升温,土耳其便对此闭口不谈。 俄乌战争破坏了土耳其扩大与乌克兰在国防等领域合作的计划。当下土耳其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如果与俄罗斯敌对,则可能面临严重后果。土耳其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也易受叙利亚局势变化的影响。因此土耳其将坚守底线,绝不采取强硬的制裁措施,避免与俄断交,同时也谴责俄罗斯的入侵行为,并关闭土耳其海峡以限制俄舰艇出入。
为限制俄罗斯在黑海势力的进一步扩大,土耳其可在不诉诸冲突升级的情况下使用三种方法:
1. 严格执行关闭海峡的决定;
2. 加强与盟国合作,收集和共享黑海海洋和空气状况数据;
3. 派遣部队驻扎黑海以补充北约力量。
地区反应
俄乌战争在三个主要领域影响了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谈判与军事行动、人道主义援助和粮食安全以及油气供应。
1. 政治与军事
俄乌战争基本没有破坏原本的国际盟友关系。海湾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等国在美俄间寻求平衡,以便在各自核心利益领域获得最大收益。致力于国防及工业多元化的埃及、沙特、阿联酋等国寻求与俄罗斯加强合作,因此西方对俄罗斯施加的长期制裁将对这些国家构成挑战。
在战后的叙利亚和利比亚,美俄因俄乌战争对立,二者合力巩固既得政治成果的希望变得渺茫。俄罗斯被国际社会孤立后,甚至可能利用在叙利亚和利比亚的军事存在,打断政治解决进程,并破坏和平现状。土耳其担心俄罗斯向伊德利卜省叛军据点施压会导致更多难民涌入土耳其。叙利亚库尔德人则担心自身会在这场波及面巨大的地缘政治冲突中为美土交易付出代价。而以色列担心俄伊合作加强后,无法轻易对伊朗据点空袭。
2. 人道援助与粮食安全
乌克兰难民激增,战后重建成本上升可能导致原本对中东北非国家的基本人道主义援助中断,这无疑使巴勒斯坦、黎巴嫩、也门、叙利亚这些民生凋敝、处于崩溃边缘国家的状况变得更加糟糕。
令人担忧的还有黎巴嫩和埃及等国家的粮食安全,这些国家的小麦需求严重依赖俄乌两国。随着全球食品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粮食危机加剧,甚至引发暴乱抗议。
3. 油气供应
抛弃俄罗斯后,欧洲极有可能寻求石油和天然气的其他供应源,这是海湾及东地中海国家的重大机遇。海湾阿拉伯国家正受益于油价上涨,并以此为筹码与美国重新展开谈判,并在也门等地谋求更多的政治利益。也有观点认为,这将促成东地中海国家加快批准一批具有前景的天然气供应协议,以期成为未来欧洲的重要合作伙伴。
地缘政治影响
各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出口限制包括对其石油出口的禁令,这直接导致世界油价飙升至2014年8月前的水平,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这一状况对中东国家地缘政治影响较大。
近年来,以沙特为首的中东产油国致力于推进经济改革,摆脱食利经济和福利国家模式。而当下石油红利巨大,这些国家是否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破坏经济改革积累的成果,还不得而知。
对石油进口国来说,尽管高油价将使一些国家的经济状况更加糟糕,但产油国或将恢复对其的借贷援助。另外,在地区格局发生变化后,约旦等国或将面临更大的经济风险。
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国表达了对俄罗斯入侵的谴责,但民众对此反应不一。一些人质疑国际社会为何没有对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土地和美国入侵伊拉克做出同样强烈的回应。
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大多数中东国家都试图对俄乌战争保持谨慎和观望,但随着战争的继续,将愈发难以保持这一立场。
原文链接:https://carnegie-mec.org/2022/04/01/ar-pub-86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