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的影响,已然从军事和政治层面延伸至全球市场天然气、石油、粮食等战略物资的供应。俄乌冲突引发了国际粮食市场的“多米诺效应”——世界粮食供应格局被迫改变,全球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已攀升至近几年的最高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示,受俄乌冲突造成减产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可能在现有水平上进一步激增,涨幅可达20%。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一直是多数阿拉伯国家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俄乌冲突敲响了阿拉伯国家粮食安全的警钟,由此或将引发当地的民生与社会问题,阿拉伯粮食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粮食进口依存度高
阿拉伯国家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5%,仅生产世界粮食作物总量的2.5%,其粮食进口量约占全球进口总量20%。尽管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农产品质量略有欠缺,但其价格相对低廉,加之运输成本相对较低,两国对阿拉伯国家的粮食供应方面有着重要的国际影响力。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阿拉伯国家的进口小麦总量构成中,俄罗斯小麦约占42%,乌克兰小麦约占38%。其中,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是埃及、也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苏丹、阿曼、阿联酋和利比亚的主要小麦出口国;而乌克兰作为世界第五大小麦和玉米出口国,仅2020年乌克兰玉米和大麦出口量就占全球市场的17%,其中约40%的出口量运往阿拉伯国家。
埃及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其进口量占全球小麦出口总量的10.6%,埃及80%的进口粮食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黎巴嫩80%的谷物需要进口,进口小麦中的60%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等黑海国家;尽管伊拉克宣布连续三年实现小麦自给自足, 2021年产量为400万吨,但实际每年仍约需要进口100万吨粮食,来源主要是美国和澳大利亚;摩洛哥曾宣布其2021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但过去每年仍需进口约300万吨以满足缺口;2011年以前,叙利亚的小麦和大部分农业资源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叙利亚战争严重影响了农业面积、生产力和粮食供应。
图1:本图展示了对俄罗斯和乌克兰小麦依存度最高的10大阿拉伯国家。(从左到右依次为埃及、摩洛哥、苏丹、也门、突尼斯、约旦、黎巴嫩、利比亚、阿曼、阿联酋。红色图标为俄罗斯小麦占比,蓝色图标为乌克兰小麦占比,黄色图标为罗马尼亚小麦占比。)
粮食缺口难以弥补
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尽管在蔬菜、水果、鸡蛋、鱼肉、乳品等一些基本食品方面相对实现了自给自足,但由于自然、经济、国土面积和人口因素,其粮食供给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粮食进口依存度达到80%。从阿拉伯国家整体层面来看,阿拉伯世界的粮食安全有赖于国际粮价的稳定。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20年阿拉伯国家的基本粮食进口总额为610亿美元,粮食供给的50%需要从国外进口,包括63.5%的小麦,65%的糖,75%的玉米,55%的植物油,55%的稻谷,以及30%的禽肉。2020年阿拉伯世界农产品进口总值为1060亿美元,同年农产品出口总值为394亿美元,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了666亿美元,其中主要粮食进口总值为614亿美元,出口总值为160亿美元,主要粮食贸易逆差达到了454亿美元。而阿拉伯世界的粮食缺口结构在过去20年间也从未发生改变,在2020年阿拉伯国家粮食缺口中,谷物占比60.1%,糖占比9.3%,油脂占比3.8%。
通过这些指标,阿拉伯世界粮食缺口问题显而易见。鉴于当前的局势、粮食供应不足及将会促使国内粮价的持续上涨,从而导致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升,进而造成阿拉伯国家通货膨胀率的攀升。
图2:本图反映了2021年至2022年2月,油脂、粮食、乳品、肉类和糖的食品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其中,横向坐标为月份,从右向左依次为2021年1月-2022年2月;纵向坐标为指数数值;深绿色线条为油脂指数走势,浅绿色线条为粮食指数走势,深蓝色为乳品及乳制品指数走势、浅蓝色为肉类指数走势、粉色为糖指数走势)
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及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除去能从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中受益、实现财政平衡的海湾国家,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为满足巨大的粮食缺口,将支付巨大的开支,尤其是埃及、摩洛哥、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叙利亚、也门。更糟糕的是,如果粮食危机持续,国际粮价将继续上涨,部分阿拉伯国家的财政经济和社会生活将陷入紧张局面。
图3:本图显示了2021年部分国家的粮食安全指数。其中包括14个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世界整体水平以及排名第一的爱尔兰。(图片左侧的红色数字为各国粮食安全指数数值,右侧的黄色数字为世界排名。图中提到的国家从上至下依次为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巴林、沙特、约旦、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埃及、叙利亚、苏丹、也门、全体阿拉伯国家、爱尔兰) 从本图可以看出,阿拉伯世界的粮食安全指数平均值为65.9,其中海湾国家的粮食安全指数普遍较高,粮食安全指数较低的国家包括:叙利亚,苏丹,也门。
农业生产率较低
阿拉伯世界国土总面积约为135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所有国家总面积的10.2%,可耕地面积约为2.2亿公顷(约2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阿拉伯世界总面积的16.4%。然而阿拉伯世界农业用地面积仅占可耕地总面积(2.2亿公顷)的34%,其平均农业产量约占世界农业总产量的4%。另一方面,根据阿拉伯农业发展组织 2019 年的报告显示,阿拉伯国家战略性谷物(小麦、大米、玉米和大麦)的平均生产力约为1.6吨/公顷(全球平均生产力为3.6吨/公顷),农业产值仅占国内产值的13%左右。 阿拉伯国家农业产值和农业资源利用率低下,一方面受制于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另一方面,由于阿拉伯国家对城市化高度重视,用于农业发展的资金较少,农业用水用电给等基础设施成本过高,加之缺乏有效的农业发展战略和力度较大的农业鼓励政策,导致粮食生产动力不足。此外,畸形发展的城市化,使城市人口增速过快。同时,城市用地侵占农业用地,抢占农业用水,进一步导致了阿拉伯世界陷入可用耕地不足,粮食产量下降的状况。
实现粮食安全的路径
粮食危机为阿拉伯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多个阿拉伯国家采用各种方式寻求替代市场,以缓解粮食供给短缺问题。例如,埃及政府计划向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美洲国家寻求粮食进口,并从今年的3月11日起,埃及明令禁止出口扁豆、意大利面、小麦、面粉和蚕豆,持续时间为三个月;3月7日,黎巴嫩工业部长表示,为应对俄乌局势引发的国际粮食市场动荡,黎巴嫩央行为小麦进口开放信贷额度等等。行政命令与财政手段可以暂时缓解阿拉伯国家的粮食供应困境,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阿拉伯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有关专家建议,若想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需要从根源入手。
首先,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阿拉伯国家应把农业视为重中之重,制定农业生产战略规划。在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应优先考虑农业部门,以确保粮食安全,同时应制定合理的计划生育政策,减轻粮食供给的压力。
其次,从财政投入分配角度,阿拉伯国家需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鼓励私营部门投资农业,发展农业风险基金会等机构。同时政府可以对农业及农机设备采取减税或免税政策,降低农业基础设施的成本,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第三,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入手,阿拉伯国家间应加强合作,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引进现代技术,专注种植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作物,提高优质可耕地的农业生产率和生产质量。另一方面,生产率的提高离不开农民的耕作,阿拉伯国家应鼓励年轻人和技术人员投身农业,提高农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展开相关的农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创新性。
第四,从长期规划来看,阿拉伯世界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阿拉伯国家还需制定粮食存储战略,拓宽粮食进口市场,提升议价能力,降低运输成本等,使用多重手段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始终是阿拉伯世界安全体系中的一个短板。俄乌战争对国际粮食进出口的影响,更加暴露了阿拉伯世界粮食安全的脆弱性及其结构性问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阿拉伯世界的“粮食危机”与社会和政治局势紧密相关,粮食短缺、价格上涨和粮食补贴取消曾导致一些国家发生爆发“大饼起义”、“粮食罢工”等现象,随之引起国家政治体制的变化。阿拉伯世界实现粮食安全,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