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3日,由统一右翼联盟,亦即亚米纳党领导人贝内特和拥有未来党领导人拉皮德领导的第36届联合政府在以色列议会的信任投票中,以60票赞成、59票反对、1票弃权的微弱多数闯关成功。贝内特宣誓就任以色列第13任总理,接替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拉皮德任将在2023年8月27日接替贝内特担任第14任总理,任职至2025年11月。在以色列总理大位奋战了15个春秋的内塔尼亚胡只好就此惜别在兹念兹的总理之位,他领导的利库德集团亦将因之成为议会最大的反对党。以色列政局就此步入后内塔尼亚胡时代。如何看待内塔尼亚胡过往的政治人生?
曾经拥有的高光时刻
长达15年的总理职务让内塔尼亚胡创造了以色列总理任职时间的最长记录,甚至超过了以色列的开国总理大卫·本·古里安。内塔尼亚胡到底有何德何能,使其成为以色列政坛的常青树?
概而言之,原因有以下几点:
■ 其一,在对美关系上,成功实践“尾巴摇狗”。内塔尼亚胡把自己成功打造成为敢于拂逆美国之意的斗士,籍之赢得了诸多喝彩和掌声。他不仅拒绝了美国要求的、冻结被占领土上的犹太人定居点建设,而且在竞选中还大力抨击和反对奥巴马总统与伊朗之间达成的核协议,甚至在美国国会演讲中依然对之大加挞伐和谴责。
尽管内塔尼亚胡对美的逞凶斗狠在一定程度上使以色列与其最亲密盟友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然而,内塔尼亚胡非但没有因之而遭致任何后果,而且还得到了特朗普政府的丰厚回报。特朗普政府不仅将美国驻以色列的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存在主权争议的耶路撒冷,这事实上暗含着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之意,而且帮助促成了以色列与四个伊斯兰国家的关系正常化协议,并让美国退出了伊朗核协议。
■ 其二,把自己恰当塑造成世界级的政治玩家。内塔尼亚胡不时炫耀和吹嘘自己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等全球顶级大国领导人之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 其三,短时间内,与海湾的阿联酋、巴林等阿拉伯君主国和非洲苏丹、摩洛哥等伊斯兰国家成功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而这些国家此前曾因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政策而唯恐避之不及。这一成果有效破解了以色列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孤立。
■ 其四,书写了以色列的经济奇迹。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的拥护者,内塔尼亚胡自2009年3月上任以来,为以色列经济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从那时到2020年,以色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0% ,从27,500美元增长到43,689美元,从而使以色列跻身世界前20名国家之列,与此同时,亦让失业率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几个月达到了创纪录的3.4%的低位。不仅如此,因其创新和增长而闻名于世的以色列高科技产业,每个月都有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注入其中。以通信领域为典型代表的诸多领域的消费价格持续下降,通货膨胀则成为了历史。以色列货币谢克尔亦表现坚挺,国际信用评级表现良好,即便在疫情爆发期间,以色列的预算赤字也没有像大多数国家那样高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至2005年担任以色列财政部长期间,内塔尼亚胡领导了急需的私有化改革,打击垄断,增加竞争,同时精简税收制度,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劳动者队伍之中。作为以色列财政部长,他曾取得非凡的成绩,在第二次因特发达起义期间拯救了以色列经济。内塔尼亚胡的职业生涯恰逢该国从新兴市场崛起为全球经济强国。这一切不仅成就了内塔尼亚胡人生的高光时刻,也助其在以色列政治中书写了传奇的人生。
至暗时刻背后的诱因
2019年起,内塔尼亚胡开始步入其政治人生的低谷。不利情势接踵而至。先是其在总理任上遭遇起诉。接着,其政治门徒和心腹也开始渐行渐远,最终毅然决然地离他而去,投入反对派阵营。内塔尼亚胡对上述情势的应对颇让人诟病,最终促成了其至暗时刻的来临。
■ 第一,为了一己私利,伤害以色列的国本。2019年11月21日,以色列总检察长曼德尔卜利特宣布,将以受贿、诈骗和背信3项指控起诉总理内塔尼亚胡。其因之成为以色列历史上首位在任期间被起诉的总理。在许多以色列人看来,他应该立即辞职。因为任何有理智的政治家都会下台。然而,恰恰相反,他却全力以赴地对付该国司法部门。
直至最后,获得免于起诉的安排成为他政治参与唯一目标和诉求。换而言之,在内塔尼亚胡看来,避免坐牢已经变得至关重要。以至于他准备侵蚀法治和民主的核心机构,比如最高法院,独立的司法系统和新闻自由。在一些以色列人看来,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政客。这样的内塔尼亚胡显然已经不能官居总理这一要职。
■ 第二,以色列经济浮华外表之下潜藏着实质性危机。在多以色列人看来,鉴于内塔尼亚胡的能力和天赋,其过往12年的总理任职对以色列而言,简直就是错失良机。原因有二:一是以色列的现在的劳动生产率,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在过去的40年里,以色列已经越来越落后。二是七国集团平均水平与以色列之间的差距扩大了三倍多。然而,但内塔尼亚胡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扭转这一局面。
■ 第三,教育领域问题重重。事实上,以色列的教育系统是发达国家中最差的,儿童在数学、科学和阅读等核心基础科目方面的知识水平远低于所有发达国家。如果再考虑很多人甚至不学习,也不参加考试的哈雷迪社会,情势就比以色列官方数据显示的更为糟糕。
■ 第四,医疗等基础设施在内塔尼亚胡统治下继续恶化。几十年来,以色列的医疗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一直被忽视,尽管并不是从内塔尼亚胡开始的,但是人均医院床位数一直在直线下降,以色列拥有整个经合组织中最高的医院拥挤率。与此同时,虽然人均汽车拥有量少了40%,但是以色列的交通基础设施,道路拥堵程度是欧洲小国的三倍。追根溯源,问题不在于车辆太多,而在于以色列政府没有按照需要,在道路和其它替代方式上投入足够的资金。
■ 第五,高科技领域,一花不成春。尽管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非常耀眼,这主要归功于以色列第一代人建立的大学,内塔尼亚胡并没有投入太多的资金。尤为重要的是,以色列高科技部门只吸纳了10%劳动力。虽然只有2.7%的劳动力从事的是高科技制造业,但其产品出口却占以色列全部商品出口的40%。尽管高科技的生产力很好,但GDP 生产率是经合组织国家中最低的。显然,表现抢眼的高科技领域掩盖了以色列其它部门糟糕的表现。
■ 第六,贫富差距异常明显。这一点在以色列人的税收负担上表现明显。在以色列,有一半的成年人贫穷到不用缴纳所得税。92% 的所得税负担只由20% 的人口承担,这足以显现以色列的贫富差距和收入不平等状况。以色列人的工资水平在内塔尼亚胡任期内虽然有所提高,但如果不算技术人员的工资,问题就更大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其他经合组织国家有所增长,但部分原因是这些国家人口老龄化。住房和消费价格仍然很高,以色列的官僚机构仍然很繁琐。哈雷迪和阿拉伯人融入经济的进程缓慢。
随着作为政治魔术师的光环名声在国内逐渐褪去,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已经成为一个极端分化的人物。批评人士说,他长期以来一直奉行分而治之的策略,加剧了以色列社会中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以及他亲密的极端正统派盟友和世俗犹太人之间的裂痕。简而言之,内塔尼亚胡治下的以色列,成效明显,但问题良多。长达15年的总理任期已经让许多以色列人出现了审美疲劳。在他们看来,改变就成为应对困局的唯一可能。
就此退隐还是伺机出征?
在以色列政治最高层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之后,不能期望被其支持者称为“以色列之王”的71岁的内塔尼亚胡会悄悄退休,回到他位于海滨小镇凯撒利亚的私人住宅。作为反对党领袖和议会最大党的领袖,可以预期的是,内塔尼亚胡继续竭尽全力推翻政府。这是因为,他避免因严重腐败指控而被定罪的最大希望就是与可能授予他豁免权的执政联盟一起在总理办公室进行斗争。
但他专横的存在,亦有利于执政联盟,可以继续把他的对手团结在一起。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可能面临来自利库德集团内部的挑战,其中包括一些潜在的继任者。他们知道,没有内塔尼亚胡周围的两极分化,利库德集团将能够组建一个强大、稳定的右翼政府。但内塔尼亚胡仍然牢牢控制着该党的机构及其基础,除非他的垮台确信无疑,否则高级成员不太可能挑战他。
本文转自“地球日报”(20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