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以色列举行了该国两年内的第四次议会选举。尽管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斩获30席,稳居第一,但与组阁所需的61席绝对多数依然相去甚远。
内氏虽在4月6日受命组阁,但在最后期限前未能如愿。这给了获得第二多数议席的“拥有未来”党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组阁的机会。
在最后一刻,亦即6月2日晚,拉皮德通知以色列总统利夫林,他已成功组建成新一届政府。
至此,以色列开始步入“后内塔尼亚胡”时代。
内氏不甘 决意推翻
已经在以色列总理大位上度过15个春秋的内塔尼亚胡显然不甘心就此了结自己的政治生命。当然其留念总理之位还有自己更为重要的考虑。那就是,自2019 年起,内塔尼亚胡就面临受贿、诈骗和违背公众信任3项指控。尽管其全部否认,但指控和起诉依然存在。所以,一旦内氏走下政坛,等待他的必然是被起诉的命运。
在其看来,破解此种尴尬局面,免于被起诉的最有效路径就是继续执掌以色列大权。因为,一是在职总理是无法被起诉的;二是其心存希望(尽管现在看来有些渺茫),即由迄今仍是以色列最大政党、拥有30个席的位利库德领导的议会通过一项法案,推迟甚至终结对他的起诉。
尽管现在拉皮德组阁成功,前助手贝内特即将接掌总理大印,可谓乾坤已定。但内塔尼亚胡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放手一搏,以图奇迹再现。内塔尼亚胡采取的主要策略有二:
第一,仿照特朗普的路数,发动一场攻击对手的行动,希冀使即将上任的贝内特政府失去合法性。其不仅指责新内阁领导人犯下“世纪骗局”,而且在6月7日的讲话中,进一步攻击贝内特与反对派领袖拉皮德的权力分享政府是“历史上最大的选举舞弊”。甚至还怀疑存在“深层国家”阴谋,宣称,在“被偷走”的选举之后,一个“投降政府”正在等待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对贝内特政府的中伤之举,不胜枚举。可以肯定的是,类似的言语攻击还将继续。
第二,竭力召集支持者反对新政治联盟,以动摇新联盟政府所持有的微弱多数。事实上,内塔尼亚胡破坏新政府的最大希望,就是说服贝内特领导的亚米纳党的相关成员在新联盟政府宣誓就职前退出新政府。
为达目的,内塔尼亚胡政府及其支持者采取双管齐下策略:一方面私下积极游说利诱;另一方面就是极限施压。一些亚米纳党成员家门外的抗议活动可谓司空见惯,有些成员甚至收到了死亡威胁。
以色列历史上上亦有先例,1995年9月28日,致力于巴以和平的前总理拉宾在参加特拉维夫和平集会时就倒在犹太教右翼极端分子的枪口之下。正因如此,以色列国家安全局(辛贝特)纳达夫·阿加曼局长不得不亲自出面,公开警告仇恨言论严重增加,甚至可能导致身体暴力。
即使这个脆弱的联盟确实能够维持足够长的时间让贝内特宣誓就任新总理,内塔尼亚胡仍将是一个强大的敌人。作为该国最大政党利库德集团的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将继续挑战新政府。毫无疑问,在内塔尼亚胡看来,不到最后一刻,乾坤未定,他还有翻盘的机会。
贝内特新政府 光怪陆离政治谱
以色列新政府将政治立场各异的政党囊括其中,有立场偏左、支持巴以两国方案的梅雷兹党,有立场中左的拉皮德领导的“拥有未来”党、本尼•甘茨领导的蓝白党以及前利库德集团成员组成的新希望党。也有政治立场偏右的家园以色列党和贝内特领导的支持吞并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极右翼政党亚米纳党。
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曼苏尔·阿巴斯领导阿拉伯联合阵线,亦即首个以阿拉伯人为主的执政联盟。尽管自以色列成立以来,阿拉伯人已经在每届议会任职,但参加执政联盟,还是阿拉伯联合阵线还是头一份。
该党政治立场保守,通常被称为“伊斯兰主义者”。尽管在以色列的政治谱系中,“阿拉伯”政党通常会自动被归类为“左派”。但阿巴斯在与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共同名单”党分道扬镳时,明确拒绝了这种类型学,宣称,较之于在“共同名单”党中的阿拉伯兄弟,他的政党与犹太极端正统派、支持内塔尼亚胡的沙斯党等有更多的共同点。
顺便提及一下,对以色列新政府而言,“共同名单”党亦有价值,一旦立场摇摆不定的亚米纳党成员最终改弦更张,联盟政府将利用“共同名单党”力挽狂澜。
虽然这个打破先例的事态发展与这场政治闹剧的其他部分相比可能苍白无力,但它很可能对以色列社会产生久远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到几周前犹太人和阿拉伯裔以色列人之间的街头斗殴。史无前例的暴力事件与史无前例的政治合作构成了以色列社会新特征。
政治立场各异的上述政党之所以能够达成共识,组成以色列新一届政府,其最大的共识和契合点就是反对内塔尼亚胡。
联盟中的大多数人感到他们被现任总理一再背叛和欺骗。许多右翼人士都曾接受过内塔尼亚胡的政治指导,但后来因与他和他的妻子莎拉闹翻而分道扬镳。而左翼人士则将他与特朗普相提并论,认为他一直在削弱以色列的民主制度。
贝内特开张 开局新“药方”
尽管内塔尼亚胡意欲翻盘,但在以色列新政府通过议会信任投票问题上,出现“黑天鹅”事件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此情之下,以色列新政府开局用何“方”?
鉴于以色列新政府的大杂烩构成,新政府的开局一定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就其“有所为”而言,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 2021 年以色列的预算。二是处理席卷许多阿拉伯城镇的犯罪暴力。虽然紧迫但亦较为棘手,因为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新的以色列内部族群冲突。三是深化与(非巴勒斯坦)阿拉伯世界的关系,此虽看似高光,但进展不易。四是在伊朗核问题上继续其一贯的反对立场。五是修复与美国的关系。六是推进以色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七是审查“将总理任期设定为两届的限制”立法,并要求任何领导该国八年的人都必须离开议会四年。
此外,阿拔斯领导的阿拉伯联合阵线将推进其议程:为以色列巴勒斯坦人提供更多土地和住房,延缓拆除违反建筑规范的阿拉伯房屋等。如果成功,在3月选举中跌至 50% 以下的阿拉伯投票率可能会再次飙升,并显着增加阿拉伯人的政治权力。
当然,以色列新政府也会“有所不为”至少有二:
第一,不去主动碰触未来与巴勒斯坦人的关系问题。这意味巴以和平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会停滞不前。第二,不去寻求解决以色列内部的教俗关系问题。将他们束之高阁,对以色列新政府而言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认为有了内塔尼亚胡的离去,和平进程就会继续,那一定是个大概率会输的赌注。
原文转自 《地球日报》2021年6月11日
链接:
https://news.sina.cn/global/2021-06-11/detail-ikqciyzi913531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