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2023年7月5日)
作者:孙瑱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环地中海研究院能源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7月3日,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宣布,将7月100万桶/日的减产计划延长至8月。这是继6月份欧佩克+会议上,沙特宣布7月减产100万桶/日后再次表示延长减产计划。随后,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俄罗斯将在8月再次自愿降低50万桶/日的原油出口。有消息称,俄罗斯5月原油产量为966万桶/日,原油出口量约393万桶/日,而沙特6月原油产量为996万桶/日。据报道,沙特和俄罗斯减少的原油供应量相当于全球供应总量的1.5%。当天晚些时候,阿尔及利亚能源部宣布,在4月决定的日均减产4.8万桶原油基础上,8月1日至31日将日均再减少2万桶产量,以此来支持沙特和俄罗斯稳定原油市场的努力。
在该消息刺激下,国际油价迅速走高,由跌约1%转至一度涨超1.5%,但在短线冲高后又迅速转跌,“减产提振油价”效果甚微,最终以“半日游”收场。
沙特俄罗斯默契联手 共护石油利益
自沙特在欧佩克+ 6月会议前隔空喊话俄罗斯,要求其“增加产量数据的透明度”以来,西方媒体大肆炒作“沙俄不和”“巨头内讧”等标题,称因俄罗斯不断向市场供应大量廉价原油,让沙特为提振油价而进行的减产行动“功亏一篑”,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不断加剧。甚至在相关数据上玩起文字游戏,称沙俄为抢石油市场份额大打出手,引发持续关注,赚足了眼球。但事实上,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布伦特原油较去年上半年下跌了24%,同期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价格下跌了38%,今年前六个月乌拉尔原油价格为每桶仅为52.15美元。这也直接证明了此前欧佩克+在沙特的坚持下,上半年两次采取减产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成功避免了石油价格再次出现暴跌,维护了石油生产国的利益和全球石油市场的稳定。而此次俄罗斯与沙特默契联手宣布减产,也是在目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预期下,国际市场油品需求和价格将承受较大的下行压力,欧佩克产油国相互配合,主动采取措施,调节供应匹配,通过减产对冲需求疲弱,避免市场重演2020年3月的油价暴“负”事件,以此维护石油市场稳定和自身石油利益。
沙特先发制人 多国表态力挺
当前全球宏观经济阴霾难散,沙特出于自身利益,坚决维护全球原油市场稳定,扛起大旗主动出击,采取“先发制人”措施,控制市场的波动,目的在于打击空头,促进市场环境平衡,确保能源行业的可持续性和灵活性,从而支持石油市场的长期稳定。有数据表明,2023年沙特的财政盈亏平衡油价在80美元,在欧佩克+主要产油国中属于偏高水平。因此,对于此次沙俄减产,Lipow Oil Associates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鲁 (Andrew Lipow)表示,“沙特此次明显是采取预防性举措先发制人,一方面维持石油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尽量将原油价格维持在80美元左右以满足其国内预算开支的需求”。
而沙特这一举措也得到了多方的支持。因为相较于一年前布伦特原油平均每桶100多美元的价格,目前油价始终在每桶70-75美元范围内徘徊,给众多产油国都带来不小的压力。与此同时,来自委内瑞拉和伊朗的大量未公开石油产品不断进入市场,也给未来油价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此次沙特的行动不仅得到俄罗斯默契配合和阿尔及利亚的高调支持,甚至阿联酋、利比亚也主动为其站台。阿联酋能源与基础设施部长苏哈伊尔•马兹鲁伊3日表示,欧佩克+始终致力于在市场基本面上实现供需平衡,并在控制全球石油市场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石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共同利益,而全球石油库存一旦出现积压,或将直接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稳定,并助长投机行为的发展,与此同时欧佩克+的技术团队也在持续跟踪全球石油市场的变化并及时向部长委员会提交相关建议,以确保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增长。而此次沙俄联合减产确将有助于维持市场稳定。
多方因素叠加 油价难言暴涨
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宏观经济前景不佳,全球特别是美国的通胀率持续高位、美联储持续加息政策、欧美银行业危机等多重因素,都导致石油市场担忧情绪加剧,石油生产商们担心进入通货紧缩状态,这给全球原油市场带来巨大压力,因此,虽然欧佩克+在沙特主导下多次主动应对,采取减产措施,实际上也只是要为油价提供托底支撑,并未引发全球油价的暴涨。
而接下来,在美元周期转折性的调整、国际地缘政治格局调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发展不明朗、世界清洁能源转型趋势、全球能源供应链结构性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际石油市场格局还将面临更多变数,油价或将面临更大压力,难言暴涨。
(作者系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环地中海研究院能源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原文链接: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30705/herald/0e16ce7bbbd62a21d74691153ea015c1.html